躬耕学农事 实践觅真知丨我院信息电子学部开展2024年“万名大学生进千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
7月9日,我院信息电子学部“助力三农,筑梦青春”实践团走进上湖乡农业产业基地进行劳动实践。
话青春之歌,悟田间风采
上湖乡宣传办主任罗文洋带领实践团来到了豆角种植棚,当地技术人员为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具体的豆角采摘方式以及采摘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经过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成员们很快掌握采摘技巧并迅速投身于采摘工作中。烈日灼身,热浪袭人,成员们在采摘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了农民的不易。脚踩大地而脊背如弓的农夫想要从大自然获取收获,就注定要接受它的挑战,以无数次的忍耐与日复一日地耕耘换得一穗嘉禾。同时成员们在此过程中也体会到了丰收的喜悦,“珍惜粮食,从我做起”的意识在此刻有了更深的领悟。
探辣椒之路,品百味人生
在罗文洋的带领下,实践团队员们踏上当地富硒辣椒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点的田间地头。伴随着迎面而来的热浪,大家瞬间领略到了“辣妹椒哥”的热情似火。罗文洋向我们介绍了示范点中各类辣椒的生长情况,并让我们亲身采摘品尝不同品类的辣椒。正如不同品类的辣椒的名称,“牛初乳”椒萌芽嫩摘,胜似乳浆;“小美好”椒辣味清新,老少皆宜;“正青春”椒自然好味,青春味辣;“老腊肉”椒皮薄肉厚,色鲜味美;“满堂红”椒,引爆味蕾,热辣酣畅。不同生长期的辣椒刺激着味蕾,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人生的千姿百态。
观乡村之景,唤文化传承
走进最美乡村——下赤村,入目所见是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一条条宽敞的马路,让大家感受到了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繁荣发展。途中经过了民俗文化馆,罗文洋向实践团的成员们介绍当地的一项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安采茶戏,这种以独特的方言土语展现故事情节“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艺术形式,为人们所喜爱。通过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实践团成员们切身感受到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当地辣椒产业发展迅速,人们幸福指数日益上涨。
实践团成员们在此次劳动实践活动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与此同时,实践活动中的所见所闻也激发出成员们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和信心。成员们纷纷表示,日后会积极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责任担当,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实践团成员有话说
黄东方:在辣椒产业园劳动实践活动中采摘豆角,我们仅仅在高温的大棚里劳作了一会就汗流满面,更不必说长期在此处劳作的劳动者。当地能有现在这样的成就,也离不开基层干部的付出,基层党员带领着百姓们一步步奋斗,从无到有,从产业到品牌,党员们在实践中践行他们的使命担当,而正值青春的我们更要向他们学习,践行青年的使命和担当,不断学习知识为青春赋能,在社会中绽放自己的光彩,报效祖国。
张文鹏:经过了这两天的实践学习,我的视野开阔了很多。之前的实践大多是“纸上谈兵”,可真到了田间地头,才发现劳动真不像看起来那么容易。风吹日晒、蚊虫叮咬,这些都是家常便饭。我们只是短时间的参与社会实践,广大的农民朋友们却是一生躬耕于这片土地,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就是尽己所能,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万名大学生进千站”,科院学子在行动!
(图片来源:信息电子学部)